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我国科学家在iPS细胞研究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2022-09-09 08:49:07

教师在讲授iPS细胞时,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利用线上资源自学,课前了解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如何从一名骨科医生一路逆袭成长为一名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通过自主查阅资料预习让学生对学习该部分内容产生兴趣,在课堂讨论从山中伸弥的科研经历获得的启发和感想,营造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iPS细胞的发现过程中懂得科学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道理,让学生了解iPS细胞未来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此外,重点介绍我国科学家在iPS细胞研究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中科院动物所的周琪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了黑色小鼠“小小”,首次证明了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一样的全能性。北京大学的邓宏魁教授团队首次利用四种化学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成功地诱导出了小鼠的iPS细胞,这是我国在iPS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通过将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干细胞领域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国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将来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在讲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课堂上首先播放中华骨髓库制作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科普宣传片”,对学生普及向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条件、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认识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科学、安全、无损健康的。此外,通过介绍人民日报网等主流媒体报道的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治病救人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主动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鼓励学生将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根植于心中,倡议学生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至中华骨髓库。
 
出自《干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作者张丽娜,孙霄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