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在组织损伤修复发挥重要作用2022-09-20 08:35:20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3亿的肝病患者,其中我国为4亿多。慢性肝病是肝病的常见形式之一,其向肝纤维化进展的病理基础之一是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是早期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靶点,但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干预手段。肝窦内皮细胞是肝脏中占比最高的非实质性细胞,也是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应细胞。LSEC通过内吞循环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参与肝脏免疫耐受,保护肝脏抵御外界损伤。抑制LSEC的毛细血管样改变是靶向肝窦毛细血管化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内容。间质干细胞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的干细胞,具有高度的多向分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内多胞体与胞膜融合后分泌到细胞外环境中的非可溶性膜性囊泡(30 ~100 nm) 。外泌体携带其来源细胞的遗传信息(蛋白或mRNA、miRNA),通过受体结合、胞吞、胞膜融合等方式进入靶细胞,是细胞间遗传信息传递的载体。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组成不同,因此具有较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许多类型的MSC以及MSC来源的外泌体在组织损伤修复、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MSC-Ex在肝病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能否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人脐带MSC-Ex对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的影响,以及对肝纤维化组织胶原沉积及促血管生成素-2蛋白表达的作用。
 
LSEC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病理改变,可促肝脏纤维化。既往关于MSC-Ex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抑制星状细胞胶原合成、抗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等方面。本研究发现,MSC-Ex可在体外抑制LSEC毛细血管样改变,在体内抑制纤维化肝组织的胶原沉积和Ang2 蛋白表达,这可能是抑制肝纤维化的新研究方向。
 
出自《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肝窦内皮细胞毛细血管样改变》作者王晨,王岩金,杨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