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干细胞治疗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2022-11-16 09:47:33

肝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功能障碍或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极高。目前,肝移植是最终唯一有可能治愈肝功能衰竭的方法。然而,由于肝移植受肝源、费用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是有效的。当前应用于肝功能衰竭的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低免疫原性和旁分泌特征 ) 和诱导多能干细胞(从体细胞产生所需细胞类型) 是治疗肝衰竭的细胞疗法的可行候选者。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谱系,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促进移植部位的血管生成,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急性肝衰竭的肝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以促进急性肝衰竭期间的肝脏再生,其机制主要通过可溶性旁分泌因子和细胞因子介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到抑制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再生。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作为重要的旁分泌因子,通过增加自噬微管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促进自噬并减少了急性肝衰竭中的肝细胞凋亡 。一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潜力取决于前列腺素E2的分泌;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前列腺素E2抑制了肝脏巨噬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激酶1信号传导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的炎性小体激活,以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前列腺素E2可通过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和mTOR信号转导机制将肝脏中的巨噬细胞诱导为抗炎的M2巨噬细胞,从而促进炎症消退并减少肝损伤。
 
临床研究证明,肝衰竭患者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肝功能。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向乙型肝炎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以此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一项系统评价收集了198例乙肝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数据,结果指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比对症支持治疗更有效、更安全,可以在1个月的持续时间内改善肝功能参数并减轻乙肝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损伤。
 
出自《干细胞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前景与研究现状》作者黄贵才,罗业浩,江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