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作为核转录因子或辅因子参与肿瘤的发生2022-11-29 08:50:35

在基于RNA结合蛋白基因预测肺鳞癌患者预后模型的研究中,PHF5A-线粒体外膜转移酶22-氧化磷酸化调控网络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方式。染色体解旋酶DNA结合蛋白4是一种与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蛋白,其过表达可与PHF5A在蛋白层面上相互作用,从而间接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Yang等发现PHF5A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细胞表达上调,敲减PHF5A可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且该效应与下调NF-κB经典信号通路活性有关。曹等发现,胃癌MGC803细胞上PHF5A的表达较正常胃上皮细胞高,而敲减胃癌细胞中PHF5A也可以通过NF-κB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发现,PHF5A在雌激素存在的情况下作为核转录因子或辅因子与缝隙连接蛋白α1基因(编码缝隙连接蛋白43)启动子-71~-34位的核苷酸特异性结合,进而增强宫颈癌细胞上缝隙连接蛋白α1基因的表达来介导后续的细胞间信息交流。
 
Falck等通过对比人类和大鼠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及良性子宫内膜组织上PHF5A及缝隙连接蛋白α1的表达情况发现,与良性组织相比,PHF5A在人类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上调,而在大鼠肿瘤标本中表达下调。可见,PHF5A及缝隙连接蛋白α1在不同恶性肿瘤的进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病理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中存在一小部分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的亚群,该亚群细胞因拥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而被认为是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基础,亦与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等密切相关,清除肿瘤干细胞成为临床亟待攻克的难题。PHF5A除参与调控肿瘤进程外,还参与调控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生长等。
 
在患者来源的GBM干细胞上进行多基因组的RNAi筛选发现,PHF5A是GBM干细胞扩增所必需的差异基因。靶向敲减该干细胞上PHF5A基因后,细胞发生周期停滞和活力丧失,体内肿瘤干细胞异种移植瘤的形成和已建立的患者来源异种移植GBM的生长均被抑制,此过程可能与PHF5A介导的外显子的剪接作用有关。
 
出自《恶性肿瘤新靶标PHF5A的研究现状及治疗展望》作者李曼,程倩倩,王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