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s抗凋亡机制有利于增加线粒体转移数目2022-11-29 08:44:16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骨髓、脂肪和脐带等多种组织,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研究证明,MSCs能分化为除中胚层以外的功能性细胞。MSCs可通过多种机制修复组织,如细胞间的直接信号传递,可溶性分泌因子的旁分泌信号传递,以及形成含免疫分子和核糖核苷酸的外泌体或微囊进而被受体细胞吞噬。组织损伤早期,细胞中线粒体活性氧释放,钙离子失衡,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和腺苷三磷酸含量下降等一系列微环境改变触发线粒体由MSCs转移至受损细胞,使受损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恢复,从而修复受损细胞及组织。与修复受损组织的机制相似,MSCs介导线粒体转移也是癌细胞转移及治疗耐药形成过程的关键环节。癌症进展是涉及炎症及周围肿瘤微环境等多因素共同调节的过程。在癌症进展过程中,伴随炎症反应,趋化因子常将MSCs募集到炎症部位周围。TME的改变如ROS的积累、MSCs的代谢可触发线粒体转移机制,影响线粒体的生物发生,促进癌细胞增殖,对相关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在TME调节过程中,MSCs可通过隧道纳米管转移、缝隙连接内吞、胞外囊泡运输及细胞融合等机制将自身线粒体转移至癌细胞,增强后者线粒体的OXPHOS。研究表明,在TME中,应激信号如受损线粒体释放、线粒体产物和ROS水平升高均会触发线粒体从MSCs转移至受损细胞。Mahrouf-yorgov等利用人脂肪源性多能干细胞作为MSCs模型与经H2O2氧化处理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发现在微环境影响下受损内皮细胞的线粒体能够触发MSCs的抗凋亡机制,以此缓解细胞损伤。
 
而对于癌细胞来说,MSCs抗凋亡机制有利于增加线粒体转移数目,促进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在癌症进展过程中,炎症是影响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炎症状态下癌细胞ROS释放增加,一方面ROS激活核转录因子-κB,活化的NF-κB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上述可溶性因子的表达激活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癌细胞增殖及转移;另一方面ROS水平升高触发线粒体转移机制,致使来源于TME中的MSCs线粒体转移至癌细胞,提高其OXPHOS水平,促进增殖。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线粒体转移机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孙文梅,王家平,张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