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培养成果非常显著2022-12-05 09:18:24
随着现代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单一学科知识背景将无法满足前沿技术研发的需求。如何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科研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难题。国家级的科研创新基地,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等,具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教学资源,对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6年创立的“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为例,对国家级科研机构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的本科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对于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培养成果显而易见。虽然创新班分为四个专业方向,但每一次的科研锻炼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在国家级生物医药前沿的科研基地中,没有任何的研究者是依靠单一学科背景从事科学研究。例如,创新班中化学专业方向的学生,不仅在选修课中能学到蛋白质结构解析相关知识,还能在实验室轮转中,有机会接触到肿瘤基因治疗相关的课题。经过本科阶段的锻炼,化学专业方向的学生也能对免疫治疗现状略通一二,而生物专业方向的学生也有可能参与过计算机药物设计和化学合成的工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获得个性化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
创新班为学生们提供了科研资源宝库。国重平台上有200余名高级职称的研究者,每个研究团队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这对于学生未来国内外深造,或从事生物医药研发,都是珍贵的学术资源。许多优秀的创新班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有毕业生在深造期间加入了国重新冠疫苗关键技术攻关大团队,参与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相关论文于2022年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参与研究的重组蛋白疫苗也已获得临床批件,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另有毕业生在国重室深造期间,基于对肺癌机制研究的成果于2022年发表于Nature Cancer。
出自《卓越生物医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魏霞蔚,向明礼。
下一篇: IRT2在广泛的生理过程和疾病中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