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干细胞对炎症的作用2022-12-16 08:47:16
牙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高度可塑,且由微环境中炎症递质的种类和浓度决定。已有学者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口腔间充质干细胞对于炎症微环境的双重反应:较低炎症水平下促进炎症产生和骨吸收,较高炎症水平则出现相反的现象,即抑制炎症产生和骨吸收,其过程涉及了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M1和M2表型)、T细胞和B细胞等,干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微环境中可溶性的细胞因子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前列腺素E2、吲哚胺2,3- 二加氧酶-、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不同的表面蛋白可存在不同的调节机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是抑制免疫系统激活的重要蛋白,炎症微环境下牙髓干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上调,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结合可调节T细胞反应来协调炎症,Fas/FasL途径也参与其中,两Fas配体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中的一种Ⅱ型跨膜蛋白,与Fas受体结合后可在许多细胞类型中诱导凋亡过程。牙髓干细胞可以表达Fas配体以诱导T细胞凋亡(目前只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报道过详细机制),同时Fas/FasL通路还被证明有促进人牙髓干细胞软骨分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在炎症环境下牙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极其复杂,不同免疫调节途径间存在串扰和协同作用,这些无疑是未来研究炎症调节机制的重要方向。由于牙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和抗炎潜力,将牙髓干细胞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涵盖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在口腔范围内,牙髓干细胞的牙髓再生作用对不可逆性牙髓炎有着天然的治疗优势,已有临床试点研究展现出这种再生性治疗的可行性。与此同时,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潜能对于炎症性疾病导致的骨组织缺损的再生修复也值得关注,下文对将牙髓干细胞用于治疗口腔炎症性骨缺损的相关研究进展作总结。
出自《骨再生过程中炎症因素与牙髓干细胞的双向作用》作者徐溶蔚,王浩,付秋月。
上一篇: 炎症因素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具有双重作用
下一篇: 牙髓干细胞的外泌体对牙周炎具有一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