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s对子宫内膜修复皆具有显著疗效2023-01-03 08:40:45

Wang等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置于MenSCs条件培养液中,发现MenSCs条件培养液可通过激活ERK通路,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VEGFA、VEGF受体1和VEGFR2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起到抗宫腔黏连的作用。Shi等将MSCs与受损内膜基质细胞进行共培养,发现Circ6401与miR-29b-1-5p 结合进而促进VE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RAP1B的表达,从而促使血管生成,并进一步刺激内膜基质细胞增殖。

随着MSCs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基础实验还是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采用来自骨髓、脂肪、脐带、人羊膜、月经血以及胎盘的MSCs对子宫内膜修复皆具有显著疗效。MSCs可以分泌外泌体、单独或联合组织工程的形式,在抗炎与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调控相关细胞增殖与凋亡以及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方面,从而发挥修复作用。目前主要研究多集中于PI3K/AKT和TGF-β/Smad3信号通路;此外,Hippo、ERK以及VEGF信号通路也有部分研究进行探讨。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目前MSCs在子宫内膜修复领域中的相关性研究多集中于调控细胞因子方面,故未能对不同信号通路间的交互作用进行阐述;此外,由于目前技术限制,未能对MSCs修复子宫内膜的具体方式进行阐述,如MSCs如何安全有效地收集、具体的作用方式以及其安全隐患等。损伤后子宫内膜修复的调控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未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MSCs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易于获取,且可分泌相关细胞因子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基于现有的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有待深入并扩展MSCs在子宫内膜修复中的其他通路研究;后续研究应明确各类MSCs在子宫内膜修复中的侧重点,并进行深入探讨;临床应用中,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对MSCs注射时机、注射部位、运输方式以及安全性等进行深入研究。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在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的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刘姝岑,朱雪红,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