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细胞有助于CVD新治疗策略的拟定2023-01-05 08:30:32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尽管近几十年来CVD在临床研究和治疗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仍是全世界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疾病。CVD进程中炎症、纤维化等促进了心肌细胞的凋亡,成熟的CM缺乏损伤后修复及再生的能力,这无疑阻碍了CVD治疗的进展。近年来,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发现推动了人类多种疾病的体外研究,为CVD潜在分子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方向,hiPSC衍生的CM更是为心肌的修复提供了广阔前景。药物的筛选对CM的成熟有一定要求,不同成熟阶段的CM对心律失常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不同。研究表明,未成熟的CM比成熟的CM对药物更敏感,这可能导致有益于CVD的治疗药物过早被排除;相反,假阴性结果可能会误导科研人员低估了药物的毒性作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以促进hiPSC-CM的成熟为重点方向,使其更为安全有效地运用于药物的筛选及心脏毒性检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慢病生存期的延长,CVD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现况使研究人员对其的深入探索迫在眉睫。尽管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当前治疗仅局限于缓解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及降低急性期死亡率,多数患者仍最终进展至心力衰竭,而心脏移植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唯一选择。hiPSC技术目前被认为是能够更好复刻人原代CM表型、功能及钙稳态的细胞模型,其不仅克服了ESC相关的伦理问题,解决了动物模型中的种属差异,还可通过重编程体细胞从而量产携带患者致病基因及疾病表型的特定细胞,这将有助于CVD新治疗策略的拟定、药物心脏毒性的检测、遗传性疾病个性化药物的开发以及CM再生的纵向研究。但目前hiPSC-CM不成熟的功能及表型、各批次分化细胞间的差异、适用于临床治疗的最佳细胞类型以及最佳注射时间等安全性问题和潜在危险性仍需要通过长期观察及随访证实。未来研究中,随着上述问题的逐一破解以及精准医疗计划的引入和实施,hiPSC很可能会成为CVD研究和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剂,引领人们探索更深入的疾病分子机制。
出自《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者桑婉玥, 李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