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s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23-02-02 08:39:08

在另一项临床试验中,50%患者的肾脏炎性反应在BM-MSCs治疗后的第4年得到完全缓解,仅5例患者死于非治疗相关事件,更进一步验证了MSCs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的RCT临床试验选用UC-MSCs治疗重症LN患者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并非所有的报道都是乐观的,昆明一项针对重症LN患者的RCT临床试验中,UC-MSCs组并没有比标准免疫抑制剂组有额外的治疗效果,该项临床试验被迫中止。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UC-MSCs没有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重症LN的病情进展有可能会掩盖MSCs的作用。

肾小球肾炎常由各种病因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相较于AKI、DN、LN,MSCs在肾小球疾病的研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可能由于GN通常起病隐匿,治疗效果需要较长周期的验证,难以确定最佳治疗时机。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和进展最快的病理类型是以肾小球新月体形成为主的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常会在短期进入终末期肾病。其主要机制是其针对基底膜Ⅳ型胶原蛋白α-3链的循环抗体与基底膜结合并引发炎性反应。有研究首先报道了hBM-MSCs在患有anti-GBM肾炎的Wistar-Kyoto大鼠发病早期的治疗作用,hBM-MSCs显著降低了anti-GBM肾炎大鼠的尿蛋白水平和血清肌酐水平,减少了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Th1 /Th2和Th17/Treg细胞的平衡、抑制过度的免疫炎性反应有关。有趣的是该团队的另一项研究利用MSCs衍生的条件培养基也显示出对anti-GBM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MSCs-CM通过影响MCP1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的极化转变,减轻体内免疫炎性反应,而对Th1/Th2和Th17/Treg没有明显影响。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者杨蕴钊,石美涵,周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