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Cs的分类及作用2023-02-13 08:41:14
根据细胞表面标志物的不同可以将小鼠MDSCs分为CD+34/-45(Sk⁃34)细胞和CD-34/-45(Sk⁃DN)细胞,而人体的Sk⁃DN细胞表现出与小鼠不同的特点,因为人Sk⁃DN大多数是CD+29,所以把人Sk⁃DN细胞称作Sk⁃DN/+29 细胞。 因此,人MDSCs可以分为 Sk⁃34细胞和CD-34/-45/+29(Sk⁃DN/+29)细胞[2⁃4,8⁃9]。小鼠的Sk⁃DN细胞与Sk⁃34细胞表现出类似的分化和再生能力,均具有分化为肌肉、血管和神经的能力,而人Sk⁃DN/+29 细胞和Sk⁃34细胞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化和再生能力,其中Sk⁃DN/+29细胞主要向肌细胞分化,而人Sk⁃34细胞表现出向神经⁃血管细胞系的多能分化能力,研究发现人Sk⁃34细胞不仅可以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有利于血管的再生,也可分化为施万细胞、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细胞,有助于神经再生。Tamaki等采用来源于人截肢大腿肌肉的MDSCs,分别进行培养2周,然后注射到长段坐骨神经缺损的胸腺裸小鼠模型中,8~12周后,仅在Sk⁃34细胞组观察到细胞优先向施万细胞和神经束膜/神经内膜细胞分化,同时形成髓鞘和神经束膜/神经内膜包裹再生的轴突,轴突数量上有87%的恢复,再生神经远端支配肌的强直性张力出现超过90%的恢复,同时也观察到细胞向血管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化,该研究的预后评分比金标准治疗高出2~3倍。 将人Sk⁃34细胞移植入食管黏膜下膜制成的无细胞神经导管中可以促进轴突和髓鞘的恢复,并分化为周围神经⁃血管支持细胞,显著改善小鼠后肢肌肉的肌重和强直性张力。因此,人Sk⁃34细胞被认为具有特异性的神经⁃血管重建能力,适用于PIN的治疗。
出自《肌源性干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斌,陈林
.
上一篇: MDSCs的生物学特性
下一篇: 分离、培养和诱导MD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