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DSCs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相关机制2023-02-13 09:06:13

移植的MDSCs一方面通过直接分化为特异性的细胞,促进受损神经和其他组织的再生,另一方面通过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损伤局部组织再生并募集受体细胞通过新生血管到达损伤处参与修复过程,从而促进靶器官的神经再支配,这两种机制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

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MDSCs可以分化为施万细胞、神经束膜/ 神经内膜细胞。MDSCs可以表达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表型,研究发现干细胞抗原1和desmin阳性的小鼠MDSCs在含有血小板衍生因子、神经营养素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的神经营养因子组合中培养可以分化为表达施万细胞样表型的细胞。Xun等发现体外诱导的 MDSCs可以表达施万细胞最典型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S100和p75。S100基因能激活未成熟神经细胞内的分子通路从而导致神经元发育。诱导的MDSCs细胞形态也类似施万细胞,基因芯片进一步分析发现诱导MDSCs的基因表达谱与施万细胞也相类似,这些基因与髓鞘形成、神经血管再生、组织重塑及炎症有关,但是诱导的MDSCs在基因型和表型上与施万细胞也有许多不同,所以更确切地说,诱导的MDSCs不是真正的施万细胞,而是施万细胞样细胞。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证实损伤诱导的MDSCs可以表达神经元标志物基因,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体外可以记录到电压依赖性Na+和K+电流及自发动作电位,表明损伤诱导的MDSCs可以分化为成熟、有功能的神经元。
 
MDSCs可以通过促进VEGF的分泌和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血管再生能力在损伤神经的再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可以为神经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并迅速排出废物,还可以为施万细胞的迁移提供方向性。将年轻的MDSCs注入早衰的小鼠中可以刺激受体组织的血管新生。Sk⁃DN/+29细胞在早期有助于血管的生成,从而创造有利的糖氧环境。
 
出自《肌源性干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斌,陈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