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ETS转录因子2是造血干细胞重要的标志物2023-03-09 08:44:49

Christoph Patsch等人则发现,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4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抑制剂处理iPSCs能够使其分化为中胚层细胞。得到的中胚层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处理后能以80%的高效率产生内皮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这些内皮细胞在代谢、转录、功能特征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和原代细胞极高的相似性,且在体内体外展现出形成血管结构的能力。

Takeshi Ikuno等人则用VEGF和环磷酸腺苷刺激iPSCs来源的中胚层细胞,并在内皮细胞形成的早期消除无反应细胞,建立了一种非常高效的内皮细胞分化方式。这种分化方案基于2D培养,无需血清,培养要求较低,而分化效率能达到99%,分化出的内皮细胞甚至不需要纯化。此外,产生的内皮细胞仍然能检测到未成熟内皮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因此它们与差异化显著的内皮细胞相比有着更高的组织适应性,能更好地在各种条件下实现类器官的血管重构。
 
ETS转录因子2是造血干细胞重要的标志物,该基因的表达在斑马鱼、小鼠等脊椎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Anne G Lindgren等人发现,在人胚胎干细胞中添加外源ETV2能显著增加表达成血管细胞基因的细胞数量,从而提高原始内皮细胞提取的数量。Kai Wang等人开发了一种内皮细胞产生方案:首先将iPSCs分化为中胚层祖细胞,随后通过传递编码ETV2的mRNA实现将13种不同品系的iPSCs高效地分化为内皮细胞。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能解决依赖内源性 ETV2标准分化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只能诱导较低程度血管化以及无法诱导血管谱系全系(如间充质干细胞等)的局限。
 
出自《血管化类器官的构建和研究进展 》作者马潇菁 洪子玹 朱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