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MSCs含有大量生物活性分子的微泡和外泌体2023-10-31 08:58:18
Zhu等研究发现hUC-MSCs移植治疗小鼠急性脊髓损伤可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与对小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他们认为hUC-MSCs移植治疗急性SCI的效果取决于其对神经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能力。此外,Li等发现hUC-MSCs可能通过抑制I型胶原蛋白、III型胶原蛋白、FGF 2、p-p38、TRPV1、TLR4和p-NF-κB的表达,在急性SCI后膀胱功能重建中发挥关键作用。可多向分化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促进轴突再生、髓鞘化和重建神经环路。Cao等发现hUC-MSCs移植通过调节损伤脊髓的继发性免疫炎症反应和PTBP-1表达,调节瘢痕形成和神经元再生,促进SCI小鼠功能恢复。此外,hUC-MSCs还可释放含有大量生物活性分子的微泡和外泌体,刺激神经轴突再生、抑制瘢痕形成,同时加速血管再生和重建,发挥抗炎、抗凋亡作用,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Kang等发现来自hUC-MSCs的外泌体可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降低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了神经元的凋亡,增强SCI小鼠的运动功能。
目前,hUC-MSCs的移植途径主要有鞘内注射、损伤局部注射和静脉输注。损伤局部注射可将hUC-MSCs直接注射至损伤脊髓周围,但也有导致脊髓二次损伤和出血风险。而静脉输注简单易行,风险相对较小,但多数hUC-MSCs迁移到肺、脾脏和肾脏,很少迁移至脊髓损伤部位。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可避免上述问题,简便易行,损伤小,且hUCMSCs可从蛛网膜下腔迁移至脊髓损伤部位,保障足够的细胞数量。
出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永超, 冯晓飞, 苏启航.
上一篇: hUC-MSCs对SCI的神经修复机制
下一篇: 过高剂量的细胞移植可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