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中进行全自体脐带血移植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2023-11-01 09:22:17
干细胞治疗NEC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Akduman等2019年发表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相关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临床病例报告,该患儿术中发现肠道广泛坏死,切除60cm坏死、穿孔肠道后,静脉移植1×107/kg脐带血来源同种异体MSCs,移植后肠道血供恢复,逐步建立全肠道喂养;该患儿1岁时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和同龄儿水平相当。Rudnicki等开展了一项纳入14例<32周出生时贫血早产儿的临床研究,其中5例接受自体脐带血移植,整个脐带血输注过程中和随后的48小时内,氧饱和度显著增加,说明早产儿中进行全自体脐带血移植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Kotowski等在5例生后贫血的早产儿在生后5天内接受单次脐带血输注,1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接受同种异体的红细胞输注,脐带血输注组发生IVH的比例是40%,低于对照组86.7%,推测自体脐带血输注在这个小样本研究中是可行的、安全的。
Burkhart等对10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患儿接受II期缓解手术的同时心肌内注入(1~3)×106自体脐带血来源的MNCs,其中1例发生干细胞注射相关不良事件注射部位心外膜出血,需要简单缝合,手术和干细胞移植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严重MNCs移植不良反应,且手术+干细胞移植(7例)的婴儿体重增长、右心室分数面积变化和射血分数方面相较于既往单纯手术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尽管UCBT为早产儿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迄今为止的临床研究虽然涉及多种脐带血来源干细胞、多种移植途径、多种早产儿疾病,但是多为前期安全性研究,研究设计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研究。
出自《脐血来源干细胞治疗早产儿疾病临床研究进展与挑战》作者李芳,王利.
上一篇: 干细胞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