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F-肌动蛋白/YAP通路在BMSC的成骨分化中2023-11-09 09:07:28

Zhang等通过叠加兔成骨诱导的ADSC膜片和血管内皮细胞膜片,构建了双层细胞膜片,发现该复合细胞膜片能够促进兔大段骨缺损的修复。Wang等诱导ADSC定向分化为EPC,并将其接种于成骨诱导的ADSC膜片上,通过“三明治”方式叠加至3层,构建成骨ADSCEPC膜片复合体,影像学和组织学显示,该复合体在兔颅骨缺损模型中形成致密、血管化良好的新骨组织,且修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此外,Wu等在2型糖尿病大鼠双侧颅骨缺损模型中,探究在高糖条件下EPC是否能促进BMSC的成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BMSC/EPC复合膜片组的骨再生能力最强,F-肌动蛋白/YAP通路在BMSC的成骨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膜片因其物理特性较软而无法起到支撑作用,且不能用于较大的骨缺损,因此研究者利用细胞膜片包被支架材料来进行骨缺损修复,充分发挥骨组织工程支架和细胞膜片各自的优势。Lin等设计了一种具有广泛孔隙率和适当孔径的β-磷酸三钙/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将其与成骨诱导的BMSC膜片结合在一起,并移植到裸鼠皮下,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在第4周可观察到明显的新骨形成。Shan等将包被了PLGA(聚丙交酯-乙交酯)支架的BMSC膜片植入犬下颌骨缺损模型中,组织学和影像学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有较多的中央管和红骨髓,并含有较多的板层骨。Xue等使用负载高迁移率族蛋白的明胶海绵支架结合BMSC膜片,发现其可以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手术后的骨愈合。Zhang等制备了干细胞来源的预血运BMSC膜片和成骨细胞膜片,然后将这2个细胞片堆叠在一起模拟天然骨膜,通过包裹多孔支架,形成仿生骨膜/支架复合体,并将其植入大鼠颅骨缺损区。
 
出自《干细胞膜片在骨与软骨修复中的应用》作者马宏,邢飞,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