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Lgr5+细胞是肠道中唯一的干细胞来源2023-11-16 08:54:34

在小鼠中,成体上皮快速更新以维持最佳功能。暴露于严酷管腔环境的上皮细胞死亡,并通过复杂的细胞骨架重塑过程从绒毛尖端排出。每天仅在小肠中就必须产生超过3亿个新的上皮细胞,以代偿死亡的绒毛上皮细胞。这种细胞再生过程发生于隐窝基底部,研究表明Lgr5+干细胞可不断快速产生增殖的TA细胞。新生的TA细胞分裂2~3次并逐渐形成吸收或分泌细胞谱系,同时向上迁移至绒毛基部。当分化细胞离开隐窝时,细胞增殖停止,然后这些上皮细胞继续沿着绒毛向上迁移,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肠细胞、EC、杯状细胞、Tuft细胞。这种上皮细胞更新周期需要3~5d,在近交小鼠的平均2年寿命期间会重复数百次,而小肠潘氏细胞例外,潘氏细胞每3~6周从位于TA室底部的分泌细胞祖细胞更新1次,这些祖细胞成熟为完全分化的潘氏细胞,同时沿着向下迁移路径到达隐窝。

早期研究认为,位于隐窝底部的Lgr5+细胞是肠道中唯一的干细胞来源。然而,将小鼠肠道Lgr5+细胞去除后,肠道组织仍能从中底部进行自我更新修复,说明存在其他干细胞或者机制参与调节IEC发育和组织修复。最近研究发现一种Clu+细胞可在肠道受损状态下发挥肠组织修复功能,这一过程受Yes相关蛋白信号调控;此外,组织损伤和应激条件下,如炎症和肿瘤发生过程中,导致Lgr5+细胞丢失的急性损伤会触发再生反应以恢复自我更新,此时,IEC内的各种细胞类型可以去分化,并作为干细胞的替代来源发挥作用。IEC在应激状态下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在肠上皮应对外来损伤信号并保护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
 
出自《肠上皮发育稳态及其调节信号》作者姜玉莹,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