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IEC的发育受到多种关键分子信号调节2023-11-17 09:01:5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肠上皮功能的探索越发深入,发现了肠上皮一些其他有趣的功能,如肠上皮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和免疫内分泌途径作用于大脑,对神经中枢功能进行调节。因此,探索IEC其他未知功能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方向。

IEC的发育受到多种关键分子信号调节:Wnt信号促进TA/干细胞的增殖并驱动潘氏细胞成熟;Notch信号与Wnt协同驱动ISC的增殖并调节未分化TA/干细胞的维持;EGF促进IEC增殖;Hippo和BMP抑制增殖并诱导所有分泌谱系细胞的成熟。此外,还有其他关键机制参与肠上皮发育调控,营养状态、免疫炎症信号、肠道共生菌以及线粒体功能等,均参与ISC活性的调节,进而对肠上皮发育产生深远影响。肠上皮发育调节是一个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过程,然而,众多机制如何协同调控进而维持机体稳态尚不明确,探索各调控信号间关联及其“总开关”具有重要意义。
 
将这些关于IEC的丰富知识应用到疾病治疗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营养素影响ISC行为和生态位的概念为治疗干预提供了另一个可能。例如,生酮饮食可能缓解化疗期间胃肠道发症,降低肠道吸收致肥胖营养素的能力进而控制ISC过度增殖,避免肿瘤发生。确定控制肠道细胞命运的因素和机制能够建立富含特定细胞类型的类器官,进而用于研制新药。例如,EC通过它们在肠⁃脑轴中的作用影响食欲、胰岛素释放和肠道运动。因此,类器官培养物可用于发现“促分泌素”,即改变激素分泌的分子。同理,潘氏细胞产生的抗菌肽在抗菌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体外诱导产生富含潘氏细胞的类器官,为抗肠道微生物感染提供新思路。
 
出自《肠上皮发育稳态及其调节信号》作者姜玉莹,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