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s有助于UC的治疗和恢复2023-11-27 09:07:12
MSCs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根据形态分为外泌体、微囊泡、凋亡囊泡。Evs是一种脂质双层膜微粒,几乎所有细胞类型都会释放Evs作为细胞之间以及细胞-生物体之间的通讯信号,许多证据显示,Evs除了具有信号传递功能,还在细胞分化与增殖、血管生成、免疫信号传导、肠道微生态重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UC的治疗和恢复。此外,MSCs来源的Evs可调控巨噬细胞的表型,从而有效逆转肠道炎症程度。研究发现,ADMSCs的Evs能够诱导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M2表型转化来缓解UC。An等证实,ADMSCs的Evs是通过TNF-α刺激基因6,来降低结肠中TNF-α、IL-6、IFN-γ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并诱导巨噬细胞从M1向M2转化。Qian等发现,AD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转移miR-216a-5p至巨噬细胞中显著富集,激活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巨噬细胞向M2转化,且在缺氧状态下转化效率更高。此外,研究表明,BM-MSCs来源的外泌体主要作用于UC小鼠结肠处的巨噬细胞,且显著增加了结肠中M2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推测BM-MSCs来源的外泌体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10实现。
另外,多项研究证实,MSCs-Evs可以诱导肠道巨噬细胞从M1向抗炎表型M2转化,降低受损肠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肠黏膜的愈合。MSCs虽然主要通过旁分泌效应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但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也是不可忽视的调控机制之一。Hydroactive凝胶是一种用于伤口处理的无菌透明凝胶,包裹此凝胶的WJ-MSCs激活了细胞-细胞相互作用,促进了巨噬细胞由M1向 M2转化,以及伤口处新生血管的生成。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蒋子寅 韩昌鹏.
上一篇: 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
下一篇: 腹膜巨噬细胞由M1向M2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