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无细胞替代方法2023-12-01 08:49:30
通过间接共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TGF-β可通过Akt/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信号通路使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吞噬能力。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蛋白6与巨噬细胞上的CD44受体相互作用,通过降低TLR2/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降低促炎因子的分泌。细胞外囊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外囊泡的方式来发挥旁分泌功能,从而对巨噬细胞功能发挥影响。SHI等通过Transwell系统共培养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含有的miR-466抑制了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衔接蛋白表达,导致MyD88-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下调,从而使表型平衡向M2极化倾斜,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吞噬作用,进一步减轻肺炎的严重程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也可以通过直接与巨噬细胞培养把miR-223-3p转移到巨噬细胞中,改变基因表达和生物活性,降低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XU等则是使用生物活性玻璃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使其miR-125a-5p表达上调,与巨噬细胞直接培养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型和血管生成表型的极化。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已经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无细胞替代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凋亡小泡的胞葬作用使巨噬细胞在2型糖尿病肝中向抗炎表型转化,恢复肝巨噬细胞的稳态,改善2型糖尿病病情。与巨噬细胞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主要通过线粒体DNA的转移,有效改善巨噬细胞的线粒体完整性和氧化磷酸化水平,从而恢复气道巨噬细胞的代谢和免疫稳态,减轻肺部炎症病理反应。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共培养技术》作者杨小倩,宋爱梅,宋晖.
上一篇: 细胞因子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不一
下一篇: M2-EVs对骨再生具有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