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微环境中面临生存挑战2023-12-05 08:38:26

在诱导血管新生方面,XIE等发现局部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提高VEGF和CD34的表达,刺激血管生成,减少皮瓣的坏死面积。胡玄等在大鼠皮瓣I/R模型中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通过上调CD31表达,增加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改善微循环。而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miRNA-760的上调和miRNA-423-3p的下调分别可以调控整合素α5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皮瓣的血管化,缓解皮瓣I/R,提高皮瓣存活率。

随着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不仅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抗氧化、抗炎和诱导血管新生等最基本功能,同时与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还具备以下优势:①更加稳定的生物学特性;②可以减少与细胞治疗相关的潜在风险,包括异位组织形成、免疫排斥反应或不必要的植入;③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很容易地穿透组织,比如血脑屏障;④低致癌性、降低免疫相关风险和高靶特异性;⑤储存和输送无需过滤和冷冻,也无需维持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因此,外泌体可能是一种更安全和更有前途的组织再生和重建替代方法。虽然间充质干细胞所释放的外泌体某些功能优于间充质干细胞,然而,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皮瓣I/R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还比较少,需要更深一步去探究。此外,除外泌体外,微囊泡和凋亡小体在皮瓣I/R中的作用也值得去开发和利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组织的炎症和缺血微环境中面临生存挑战,治疗效果降低。一些学者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开始尝试对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进行研究,如预处理和基因修饰等,以期打破目前的困境。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优势》作者何波,何志军,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