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2在肺泡损伤修复中发挥干性功能2023-12-06 08:57:46
在细胞分支形态发生过程中,远端肺内胚层分化为2种功能不同的肺泡上皮细胞,即AT1和AT2。在肺组织成熟后,新生AT1来源于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成熟AT2,这些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肺泡更新克隆灶。AT1的胞质薄、表面积大,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容易受到损伤,AT2能够分化为AT1,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损伤修复的过程包括AT2增殖和分化共2个阶段。研究表明,肺泡损伤修复时,AT2发挥干性功能进行增殖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AT2在不同调控因素作用下表现出介于AT2和AT1的过渡状态。CHOI 等研究发现,肺泡急性损伤后,间质巨噬细胞对损伤产生反应,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β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的糖酵解作用,促进Il1r1+AT2亚群分化为损伤相关的瞬时祖细胞,最后分化为成熟AT1,从而对肺泡结构进行修复。RIEMONDY等对LPS诱导的小鼠肺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发现,AT2的增殖分化经历了3种状态,即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中止、细胞分化,而这一过程受到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控,TGF-β在“细胞周期中止亚群”中高表达,调控亚群间的转化。肺泡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STRUNZ等在肺纤维化模型中对AT2分化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一类来源于AT2的Krt8+肺泡分化中间态细胞显著增多。这类细胞亚群通过高表达促纤维化蛋白参与正常肺组织更新,然而,在肺纤维化中,这种中间细胞状态的异常持续存在会促进疾病进展。
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传统认为的终末分化细胞AT1,在肺泡再生过程中可保持其发育可塑性。微环境改变可实现AT1向AT2的逆分化,该过程可能由非典型同源结构域蛋白通过调节TGF-β信号来实现。
出自《肺泡损伤修复中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干细胞特性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杨,张牧之,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