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P标记的ES⁃MSCs迁移至卵巢组织中2023-12-22 09:21:34
卵巢早衰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病因复杂,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特征是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代谢、感染和医源性因素等有关。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激素替代疗法,虽然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卵巢,改善卵巢功能以解决生育问题,还存在致癌风险。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起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与来源于血液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不同,在胎盘、脐带、脂肪等组织中都可以获取。它们因其自我更新、多能性和免疫调节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中。卵巢局部注射MSCs,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和减少细胞凋亡,有效改善卵巢功能低下。其他多项基础研究也阐述了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显示出较好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前景。对MSCs治疗POF涉及的相关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归巢是指MSCs定向迁移到受损组织并促进组织修复的过程。体内或外来的干细胞在机体出现缺血、缺氧、损伤等时,能够向受损部位优先分布。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化疗诱导的POF模型小鼠,在移植前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ES⁃MSCs,移植后1周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标记的ES⁃MSCs迁移至卵巢组织中,并且改善了POF小鼠血清激素水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迁移到受损的卵巢组织并到达损伤部位。然而,尽管BMSCs具有归巢效应,但它们不能直接分化为卵母细胞,而是到达卵巢基质,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途径改善卵巢功能。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巴雅力格,韩霞,云升.
上一篇: 病毒样颗粒递送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下一篇: BMSCs能够抑制GCs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