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和软骨内骨形成2024-01-23 08:58:53

钙化软骨作为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间的屏障,依靠其致密的结构限制软骨下骨的小分子扩散进入关节软骨区域,从而保证关节软骨无毛细血管神经网络覆盖,维持关节软骨生理微环境的稳定。而在人类骨关节炎标本中,观察到骨软骨交接处孔隙率升高,来自软骨下骨的新生血管侵蚀钙化软骨层,使钙化区厚度及血管密度显著升高。

研究表明,新生血管突破潮线侵犯到关节软骨中,不仅打破了关节微环境稳态的同时还增加关节软骨微环境中的氧气张力迫使关节软骨中需氧量增加,从而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异常激活潜伏在基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配体,活化的转化生长因子β1一方面通过p44/p42MAPKs与SAPK/JNK非经典途径轴向调节软骨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增加;另一方面,在缺氧条件下,转化生长因子β1还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过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不仅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和软骨内骨形成,同时使软骨细胞肥大表型及凋亡增加,促使关节软骨微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关节软骨不可逆的退变。CUI等在体外实验中证实了骨软骨交接处血管生成数量与骨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和软骨退变呈显著正相关,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Smad2/3信号通路可显著减少血管生成,延缓骨关节炎模型中关节软骨的退变。因此,软骨下骨中异常血管生成和关节软骨的血管入侵同样可作为骨关节炎早期诊断的特征之一。可喜的是,随着生理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最新发现的一种H形血管为理解软骨下骨重塑和关节软骨退化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见解。作为高表达CD31和内皮黏蛋白的特异血管亚型,H型血管主要分布于干骺端和骨膜下,其特征是周围分布密集的Osterix阳性骨祖细胞与Ⅰ型α胶原蛋白阳性成骨细胞。
 
出自《转化生长因子β亚家族调控骨关节炎中的作用》作者郭磊,齐岩松,牛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