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301上调自噬相关标志物2024-02-20 08:57:28

作为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机制,自噬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来发挥作用。相当一部分外泌体miRNA可通过减弱MI诱导的细胞自噬,发挥心脏保护作用。例如: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中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与MSCs源性外泌体共培养后细胞活性回升。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外泌体miR-143-3p负性介导CHK2-Beclin1通路,下调自噬相关蛋白,减弱H/R诱导的细胞自噬,并进一步在H/R大鼠模型中验证该结论;在Li等构建的SD大鼠MI模型中发现: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301上调自噬相关标志物,降低梗死心肌组织中LC3-II/LC3-I的比值,减少了自噬小体的数量,抑制细胞自噬,进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左室收缩功能和射血分数也相应提高。

血管生成是机体重建侧枝循环恢复急性心肌梗死中受损心肌组织血液供应的重要过程,尽管冠脉介入术和旁路移植术可改善MI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但受损心肌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未得到修复;因此,对于血管新生和心脏修复相关机制的探索显得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对血管新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端细胞作为心脏组织中新发现的细胞群,其典型的端足形态学结构使其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建立了强大的网络通信系统,可能成为未来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CTs外泌体miR-21-5p通过靶向沉默Cdip1下调活化的caspase-3,从而抑制缺血、缺氧条件下的内皮细胞凋亡,促进MI后血管的再生;MI大鼠模型中,注射的人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递送miR-543至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负性调控COL4A1,促进CMECs增殖、迁移和侵袭,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防治MI引起的心功能障碍;树突状细胞源性外泌体miR-494-3p促进MI后的血管生成,这一发现可能为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心肌梗死疗法提供研究基础。
 
出自《外泌体miRNA及外泌体无细胞疗法与心肌梗死诊疗》作者吴新宇,李静茹,王路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