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哮喘相关免疫细胞调节作用的未来展望2021-11-08 09:36:51
哮喘气道炎症发病机制涉及到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的变化,其中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均扮演重要角色,并且这些免疫细胞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引发哮喘气道炎症的复杂的免疫细胞作用网络。
免疫调控作用是针灸抗哮喘的重要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针灸能够促进哮喘患者气道 Th1/Th2和Treg/Th17免疫反应趋于平衡,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减少B淋巴细胞分泌IgE等,说明针灸可对哮喘相关免疫细胞作用网络进行多靶点和多环节的动态调控,从而发挥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治疗效应。但是,目前大部分研究只是关注针灸对某一特定哮喘相关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忽略了这些免疫细胞功能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后续的研究需要在哮喘气道炎症复杂的免疫细胞作用网络背景下,综合整体地探讨针灸对不同免疫细胞及它们参与的多免疫环节的关联调节作用与机制。
另一方面,针灸对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NK 细胞等在哮喘炎症反应中的关键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较少或尚未开展。而且,随着哮喘免疫机制研究快速发展,一些新型的免疫细胞,比如滤泡辅助性 T 细胞、Th9、ILC2s 等,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被发现并证实,成为哮喘研究新的前沿热点,但是针灸抗哮喘研究中尚未关注对这些新型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明确上述免疫细胞在针刺抗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针灸抗哮喘的免疫调节功能,并且可能基于针灸免疫效应机制发掘新的哮喘免疫治疗靶点。
出自《针灸对哮喘相关免疫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张雪,程觅,史阳琳.
上一篇: 针灸对肥大细胞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 免疫细胞与骨组织细胞的共同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