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抗炎、抗凋亡和再生作用显著2024-06-20 09:05:12

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损伤的肝脏中局部高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而干细胞表面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4,因此,在趋化作用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逆浓度梯度差招募到损伤部位。此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释放其他生长因子,其抗炎、抗凋亡和再生作用较肝样细胞更为显著。综上可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可以分化为肝细胞,但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如何发挥肝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仍需更多的研究工作证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肝损伤修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泌生长因子的功能。研究认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也可以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改善肝纤维化。LIU等运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显著抑制了肝大部切除术后24h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增加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了肝大部切除术模型大鼠的肝脏再生。
 
FERETIS等的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脏生长因子如细胞生长因子和肝核转录因子等明显升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也从纤维细胞样转变为肝细胞样细胞,显著改善了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新生成血管以及血管的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急性肝损伤后的肝再生过程需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参与,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
 
ABDELBASET-ISMAIL等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水平以及其他促炎、促凋亡因子,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B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 -2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细胞再生。
 
出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作者:杨娜,刘杨,郝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