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s、NSCs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SCI的作用机制2024-07-30 10:05:13
目前,随着干细胞治疗技术手段的提升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干细胞类型被发现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SCI,如胚胎干细胞、真皮乳头状多能干细胞、源自ESCs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室管膜细胞、多能成体祖细胞等。Guo等在SCI小鼠模型中发现,ESCs培养基治疗可降低TNF-α的表达,增加Arg-1的表达,促进髓鞘巨噬细胞从M1型转化为M2型,同时观察到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增高,引起髓鞘巨噬细胞的脂质外排,泡沫细胞形成减少,从而改善SCI小鼠的脊髓功能。DPCs具有与BMSCs相似的表达模式,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Li等从大鼠中分离、鉴定DPCs,并将其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共培养发现,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TNF-α和iNOS表达下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0和CD206表达上调,提示DPCs可将巨噬细胞重编程为抗炎M2型,从而改善不良炎症微环境,促进组织修复。DPCs移植可能成为治疗SCI的一种有效方法。黄体酮是新近发现的神经保护因子。Labombard等在SCI大鼠模型中观察到,黄体酮能够刺激源自ESCs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和成熟,抑制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对组织的损伤,促进SCI大鼠的髓鞘再生和功能恢复。EPCs是成人脊髓中央管中的一种多效干细胞,可在SCI后增殖。
Ma等从成年小鼠的完整脊髓中分离EPCs并在体外分别与M1和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发现,EPCs-M1型巨噬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NF-α抗体后,SRY转录盒因子2染色阳性的EPCs百分比降低,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可上调Sox2的表达,而EPCs-M2型巨噬细胞培养基中βⅢ-微管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增高,从而有利于EPCs向神经元分化,促进SCI的功能恢复。MAPCs是从成人骨髓中分离的贴壁非造血细胞群。
出自《干细胞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刘丹丹,秦合伟,高洋.
上一篇: MSCs、NSCs通过衍生外泌体途径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下一篇: NSCs具有产生原始神经细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