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是后循环中最丰富的先天免疫细胞2024-08-14 08:42:08
BI发生后,髓系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4介导Th细胞极化,小胶质细胞分泌促炎趋化因子INF-γ诱导蛋白10,可刺激Th1细胞的浸润从而持续炎症反应。T细胞的另一亚群CD8+T细胞在急性炎症背景下,抗原呈递信号使其分化为细胞毒性效应细胞,除分泌TNF-α和IFN-γ发挥促炎功能外,还释放胞毒颗粒和穿孔素上调Fas配体的表达触发细胞死亡。有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表面高表达IL-15触发CD8+T细胞活化和颗粒酶B的释放,颗粒酶B可作用于神经元并通过胱天蛋白酶3诱导的底物切割促进神经元凋亡;而CD8+T细胞的耗竭可造成神经保护性Th2/Th17免疫转变。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通过与靶标直接相互作用,TBI发生后7d在患者脑组织观察到活化B细胞频率增加,而B细胞可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改善病变体积。因此,先天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相辅相成维持宿主细胞稳态,二者持续且异常激活时则扩大对神经功能的破坏。中性粒细胞是 TBI发生后循环中最丰富的先天免疫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作为第一类被招募到急性炎症部位的细胞,通过吞噬作用、释放衍生因子和NETs消除入侵病原体,促进宿主防御。但过度活跃的中性粒细胞可释放有毒物质,增加BBB的通透性导致继发性脑损伤;有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与TBI患者更差的临床结果相关。MSCs在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保护作用的同时,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阻止NETs形成削弱其细胞毒性,从而发挥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高洋,秦合伟,刘丹丹.
上一篇: 巨噬细胞发挥抗炎和组织修复作用
下一篇: TSG-6抑制体内中性粒细胞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