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预防与较低的血流感染率有关2024-11-22 08:30:39
在细菌耐药性增加的时代,细菌感染的非药物管理至关重要,它包括筛查耐药细菌和在可传播病原体的情况下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据报道,在移植过程中,耐药菌的定植与相同病原体BSI的发生密切相关,为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需主动筛查高危患者,对定植患者单间隔离、定期房间消毒并行洗必泰擦拭。手部卫生和接触隔离是最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适用于预防任何病原体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艰难梭菌感染是HSCT受者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很多移植中心医护人员采用酒精进行手消毒,但不能有效地消灭艰难梭菌孢子,在有肠道感染患者的病房应当采用肥皂和水洗手。由于大部分病原菌来源于体内菌群,这些菌群往往是入院后获得的,因此,持续的院内和病房内感染监测对了解感染病原体的变迁和抗菌药物耐药的类型很有必要。
2009年,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建议对接受HSCT的患者进行喹诺酮类抗菌预防。在auto-HSCT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肠外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BSI尤其是GNB-BSI的发生率降低,并且耐药性并不常见。有研究表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两个移植人群中具有不同的效果,Girmenia等研究发现,预防性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auto-HSCT患者GNB菌血症的发病率降低了一半,但对allo-HSCT患者GNB菌血症的发病率没有影响。此外,尽管氟喹诺酮预防与较低的血流感染率有关,但评估高危患者氟喹诺酮预防治疗的众多里程碑式研究和荟萃分析均未能证明其使血液肿瘤患者死亡率降低。
出自《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作者:张若楠,刘林.
下一篇: 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