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全球新定义根据现有证据和临床实践2024-11-27 08:22:27
些对当前定义的更新将使研究人员能够比较每一类ARDS患者(非插管、插管、资源有限)的治疗和结果。资源有限的选择将使低收入国家的研究人员能够在其医院中确定ARDS人群并进行临床研究。再者全球新定义使用SpO2/FiO2作为PaO2/FiO2诊断ARDS的替代方法。虽然一种经过验证的、无创的、廉价的氧合评估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脉搏血氧仪对皮肤较黑的低氧血症患者和休克患者可能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尽管如此,在所有医疗保健环境中,脉搏血氧计的现成可用性超过了一些患者漏诊低氧血症的缺点,因为总体效果将是增加ARDS目前诊断不足环境中的健康公平性。
总之,ARDS全球新定义根据现有证据和临床实践,在几个关键领域更新柏林ARDS定义提出了建议。可纳入HFNC治疗≥30L/min的患者,脉搏血氧仪测血氧饱和度可代替动脉血气诊断ARDS。资源有限环境中的患者将不再被排除在ARDS的定义之外,并可纳入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当胸片和/或CT不容易获得时,超声可用于成像,前提是操作人员训练有素。最后,关于ARDS全球新定义的最新建议将促进未来研究的几个重要领域。
肺部原位与循环中由全身各组织产生的炎性介质,启动肺部炎症级联反应是ARDS发生的关键起始因素。肺泡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在遭受感染、创伤等外界刺激时发生M1极化而被活化。有研究报道,在肺部感染时细菌的关键成分脂多糖可上调一种内源性双链RNAIBR1,该dsRNA与IFIH1结合,为ARDS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复杂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一旦被激活,肺泡巨噬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炎症因子,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1备受关注。
出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新进展》作者:金发光,陈键,赵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