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在ARDS的炎症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4-11-27 08:47:08
研究数据显示,在ARDS早期,TNF-α水平可较正常升高数倍。TNF-α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损伤,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血管通透性。具体而言,它可以改变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构,使内皮细胞间连接变得松散,从而使血管内的液体和蛋白质更容易渗漏到肺泡间隙。IFIH1 变体的给药,可能有助于消除肺部dsRNA并缓解ARDS中的炎症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在ARDS的炎症反应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趋化因子的吸引下,中性粒细胞从血液循环迁移至肺组织。在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物质和蛋白酶等。RO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破坏肺泡-毛细血管膜中的脂质、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蛋白酶则可以直接降解细胞外基质和膜蛋白,进一步破坏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完整性,加重肺组织的损伤。再者,在肺内颗粒酶、活性氧、生物活性脂类、各种促炎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它们通过NETosis将病原体捕获到细胞外空间。由于ARDS患者用于清除NETs所需的表面活性蛋白A和D水平较低,因此,NETs在肺部清除缓慢。随后激发分子及补体途径的激活,对ALI/ARDS的发展至关重要。
肺泡-毛细血管屏障有两层,即微血管的内皮层和肺泡上皮层。由于循环的原因,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ARD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血管内皮细胞有着复杂的代谢功能,ARDS时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损伤的靶细胞,它们还可以被多种损伤因素激活,发挥活跃的代谢与调节功能,主动参与ARDS的发生、发展和转归。①激活的内皮细胞可生成释放I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TNF-α、IL-Iβ、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使更多的白细胞从循环到炎症部位;②可分泌前列腺素、内皮素、一氧化氮,影响血管舒缩功能;③并生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引起凝血亢进而促进血栓形成。再者,受损的内皮细胞代谢、灭活性物质能力下降,也能引起血液中某些物质(如内皮素)水平增高。
出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新进展》作者:金发光,陈键,赵淇.
上一篇: ARDS全球新定义根据现有证据和临床实践
下一篇: 肺泡上皮是抵抗病原体的重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