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2024-11-28 08:40:06

在ARDS患者中,由于存在肺血管痉挛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合并低血压的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可以维持血压稳定,同时改善重要器官的灌注。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收缩外周血管,提高血压,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在一些研究中,ARDS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后,平均动脉压能够维持在65-75mmHg之间,有效改善了器官灌注。而对于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前列环素类似物等药物来降低肺动脉压力。前列环素类似物能够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阻力,改善肺循环。研究发现,使用前列环素类似物后,部分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可降低20%-30%。

ARDS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血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发现,在ARDS患者中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例如,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ARDS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有所降低。然而,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等并发症。一般需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且来源广泛、具备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以骨髓提取干细胞为例,它可以向上皮细胞、神经元细胞、肺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肠上皮细胞等进行分化。临床常用的MSCs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脐带以及骨髓,其中骨髓来源的MSCs占35%,脂肪组织来源的MSCs占19%,脐带来源的MSCs占23%。
 
出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新进展》作者:金发光,陈键,赵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