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与使用较高剂量的羟基脲有关2024-12-03 08:31:05
目前研究已证明羟基脲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并已成功用于ALL或AML伴高白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该药物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常见如疲劳、恶心、呕吐和腹泻外,较不常见的还包括皮肤粘膜溃疡和其他皮肤粘膜病变。在有临床意义的不良事件的情况下,临床医生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暂时或永久停用羟基脲。溃疡形成可能是羟基脲最早发生的相关副作用,据报道可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范围内发生,这种并发症似乎与使用较高剂量的羟基脲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同药物的致突变作用、对上皮的抗代谢作用、对血管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等相关。另外在Sofiane Fodil等研究中发现,针对白血病的每一种治疗措施,包括在疾病初始阶段进行的维持生命的治疗,都不会增加疾病复发风险,但使用羟基脲超过4天则可能导致白血病存在较高复发风险,这一发现虽然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验证,但仍然提醒着我们在使用羟基脲时需要谨慎,并在临床实践中注意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地塞米松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作为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其主要通过减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改善患者的症状。白血病原始细胞和内皮细胞诱导的炎症介质有助于白细胞瘀滞和白血病细胞的侵袭,通过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直接激活内皮细胞,从而诱导内皮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迁移至组织进行增殖和产生耐药性;而地塞米松可发挥其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减改善血病患者全身和局部炎症以及高水平内皮活化,以改善临床症状。
出自《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降白细胞治疗的相关性研究》作者:袁和锐,郭鹏翔,刘凯奇
下一篇: PIP3是一个关键的次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