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s是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2024-12-26 08:35:41
银屑病是一种易复发的由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病人数超过1.25亿人,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2%~3%。当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大量的研究深入解析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并将结果应用于银屑病的诊疗中,现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角质形成细胞离开基底层即开始分化,其中位于基底层的表皮干细胞 通常处于静息状态,激活后可以促进表皮的增殖、修复和分化并在胚胎发育及成熟后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银屑病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增殖及ESCs的激活状态出现显著异常,角质形成细胞过度生长导致厚积的鳞屑性丘疹、斑块。当前关于银屑病的研究主要针对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功能,而干细胞作为皮肤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尽管人们早已意识到两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但此方向的研究仍然较局限。本文针对皮肤干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ESCs是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具有非成熟细胞的特征,即细胞体积小且细胞器少。ESCs主要来源于皮肤基底层,占基底层细胞数的2%~4%,具有分化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肤其他附属器官的潜能,是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和再生的理想干细胞。ESCs的表面标志物有细胞角蛋白19和整合素β1,分化为成熟的角质层细胞后可以表达CK10。ESCs具有终身、无限的自我更新及分化成角质形成细胞的能力。其增殖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不对称分裂,表现为一个干细胞分裂成一个短暂扩增细胞(TA细胞)和一个干细胞;二是高度调控式分裂,可以分裂成两个干细胞或两个TA细胞。
出自《生物材料支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文豪,胡建锋.
上一篇: 生物材料支架在SCI修复领域具有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