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骨缺损再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2024-12-27 08:30:33

天然细胞外囊泡可以诱导成骨、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长期稳定性和低免疫原性,这使得其在骨再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天然细胞外囊泡被发现很难在病变部位实现持续聚集和控释,同时还存在组织靶向能力不足、载药能力有限和产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应运而生。表面修饰和内容物装载的工程化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细胞外囊泡的靶向性和可拓展性,还能增强组织再生疗效。此综述首先介绍了细胞外囊泡的分离方法与表征,随后对细胞外囊泡的治疗机制和工程化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重点阐述了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骨缺损再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工程化细胞外囊泡的临床转化提供新思路。

几乎所有细胞类型都可以产生细胞外囊泡,其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自1946年细胞外囊泡首次被发现,到如今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成立并发布指南文件以支持和规范全球细胞外囊泡研究,数十年来对于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然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功能的异质性尚未完全了解,这阻碍了细胞外囊泡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由于细胞外囊泡异质性带来的挑战,目前研究者们正努力改进分离和表征特定细胞外囊泡群体的方法。
 
目前,细胞外囊泡主要是基于密度、大小、免疫亲和力或表面电荷进行分离的。基于超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外囊泡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差速超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尽管超速离心方案操作简单,但存在耗时、成本高的问题,不适合高通量应用。细胞外囊泡也可以根据尺寸进行分离,其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是超滤。超滤显著降低了细胞外囊泡破裂的可能性,但获得的细胞外囊泡制剂通常会被直径相似的分子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超滤经常与超速离心一起使用。
 
出自《工程化细胞外囊泡修复骨缺损的再生作用》作者:周洋,刘可鑫,王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