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钠对红细胞储存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2021-11-30 09:08:54
目前,临床上4℃储存红细胞时间上限为42天,主要应用CPDA-1、SAGM、MAP等红细胞保存液。美国FDA规定,经过体外储存后红细胞溶血率小于1%,回输24小时存活率大于75%。研究表明,改进储存液的成分可以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并且添加能量代谢底物葡萄糖储存红细胞,可有效降低储存红细胞溶血率,改善红细胞能量代谢。Stowell等添加维生素C储存红细胞,可有效提高储存红细胞回输存活率,并且降低其免疫原性,但未改善其回输后机体的细胞因子水平。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如何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是目前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外源性的物质以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既可提供能量代谢底物又具有抗氧化功能,来提高储存红细胞质量。丙酮酸钠是丙酮酸的钠盐,在无氧条件下,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经乳酸脱氢酶催化为乳酸,使NAD+/NADH比例升高,促进了糖酵解。研究表明,丙酮酸钠具有纠正酸中毒、抗炎抗氧化和器官保护的作用。丙酮酸钠可改善氯化铵诱导的高氯性酸中毒,同时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酸中毒。丙酮酸钠可以抑制由心肺复苏造成的氧化损伤和神经损伤,同时恢复心脏骤停之后的神经相关功能。丙酮酸钠的抗氧化的功能在多种氧化损伤的细胞以及动物模型中也得到了证实。
在失血性休克模型中,丙酮酸钠可以改善乳酸性酸中毒,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提高动物存活率,改善肝肾的代谢并提高肝肾功能等。以往研究发现,添加丙酮酸钠的复状液处理储存红细胞可有效恢复其ATP水平并改善储存后的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携氧能力,但是在储存过程中添加丙酮酸钠对储存红细胞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们推测,丙酮酸钠既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时又可为能量代谢提供底物,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添加丙酮酸钠,可能会对红细胞的储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研究利用建立的小鼠红细胞体外储存平台,以储存14天的小鼠红细胞作为储存红细胞,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添加丙酮酸钠,测定小鼠储存红细胞的能量变化和氧化应激水平,旨在探究添加丙酮酸钠储存红细胞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为改进体外储存红细胞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出自《丙酮酸钠减轻红细胞储存损伤及输注后肝损伤的研究》作者夏厦。
上一篇: 储存红细胞的溶血率高于新鲜红细胞
下一篇: 酮酸钠减少红细胞储存过程中膜脂质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