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BMMSCs激活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025-01-09 08:38:46

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MMSCs的迁移,例如IL⁃1β可以通过增强BMMSCs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从而促进内源性BMMSCs的迁移。巨噬细胞还可通过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促进BMMSCs向损伤部位迁移。综上所述,在骨组织损伤的炎症期,BMMSCs可通过旁分泌的方式招募巨噬细胞,并增强其吞噬功能,进而促进损伤部位病原体、坏死组织等的清除;而巨噬细胞也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促进BMMSCs向损伤部位迁移,为后期骨再生奠定基础。

骨损伤后早期的炎症反应可以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组织等,并促进BMMSCs向受损部位迁移,为后续启动骨修复创造条件,这对于骨再生是必要的。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对骨再生产生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低浓度的TNF⁃α可以刺激BM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而高浓度的TNF⁃α则抑制BMMSCs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和骨钙素的表达,进而抑制BMMSCs的成骨分化。因此,骨再生修复期的巨噬细胞需要适时地由促炎型M1转变为抗炎型M2,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当骨损伤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达到一定水平时,BMMSCs就会被激活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抑制M1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促进M2 巨噬细胞分泌多种抗炎因子,有效防止炎症的过度激活,保证骨组织修复和重塑的顺利进行。BMMSCs可以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如IL⁃1受体拮抗剂吲哚胺2,3⁃双加氧化酶、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和TGF⁃β等,诱导巨噬细胞向M2极化,抑制炎症反应。
 
出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交互作用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任春霞,常蓓,殷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