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MSCs的三维培养有助于提高其免疫调节能力2025-01-09 08:41:24
模拟BMMSCs在骨损伤部位所处的炎症微环境,利用促炎因子进行预处理,可以增强BM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Philipp 等将小鼠BMMSCs用IL⁃1β和干扰素⁃γ预处理后,显著提高了BM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预处理的BMMSCs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并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使其发挥抗炎作用。另有研究用TNF⁃α和脂多糖预处理BMMSCs后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发现预处理的BMMSCs可以抑制M1型标志物TNF⁃α和IL⁃1Ra的表达,促进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1和CD206的表达,并增强其 ALP活性和基质矿化。然而,关于促炎因子的剂量和刺激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BMMSCs的三维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其免疫调节能力。利用水凝胶体系为BMMSCs提供三维培养环境是最常用的策略。Ji等将载有BMMSCs的热敏羟丙基甲壳素水凝胶注入3D打印支架,发现该支架促进巨噬细胞从M1转变为M2,并促进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此外,还有研究将BMMSCs进行三维球状培养,发现其不仅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TNF⁃α、CXCL2、IL⁃6、IL⁃12和IL⁃23等,还可以促进巨噬细胞表达CD206、分泌抗炎因子IL⁃10,进而向M2极化。值得一提的是,三维培养体系存在细胞分布不均、氧气和营养物质扩散受限等问题,从而影响BMMSCs的功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外泌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其直径为40~100nm,富含脂质、蛋白、核酸等物质。来源于BMMSCs的外泌体也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研究将BMMSCs⁃Exos转移至巨噬细胞中,发现其可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并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10,抑制炎症反应。
出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交互作用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作者:任春霞,常蓓,殷皓宇。
下一篇: 微滴可以调控巨噬细胞向M2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