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去白悬浮红细胞是国内广泛的血液制剂2021-12-02 08:40:30

去白悬浮红细胞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血液制剂,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补充红细胞、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也是改善急性大出血、严重创伤、器官移植等大量失血患者机体缺氧状态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但随储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会发生储存损伤。实验研究和临床调查均表明,储存损伤红细胞的运氧能力已降低,输注长时间保存的红细胞还可能增加肾衰竭、败血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率,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过程中的损伤变化已引起高度重视。

红细胞富含氧气和血红蛋白。在储存过程中,血红蛋白会不断发生自动氧化,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ROS 产生,如O2-、OH 和 H2 O2等,ROS与红细胞膜内的脂质、重要活性蛋白、结构蛋白发生过氧化反应,改变膜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细胞损伤甚至死亡。这是引起红细胞储存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去白悬浮红细胞内 ROS 含量和细胞外H2O2含量都逐渐增加;在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过程 中,红细胞内ROS 含量与储存时间、细胞外H2 O2含量与储存时间均呈正相关。表明随着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延长,细胞内外的 ROS 含量都逐渐增加,即去白悬浮红细胞内外的氧化应激反应随储存时间延长而增强。
 
ATP是红细胞内的能量物质,其浓度的高低是判断红细胞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维持红细胞的正常代谢、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2,3-DPG 常被作为红细胞携氧能力的标志物。当其与血红蛋白结合时,即降低了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从而促进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因此,ATP和 2,3-DPG的含量高低是判断储存红细胞保存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去白悬浮红细胞内的ATP和2,3-DPG含量明显逐渐降低;在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过程中,去白悬浮红细胞内ATP和2,3-DPG 含量与储存时间均呈负相关。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去白悬浮红细胞内的能量物质减少,携氧能力降低,即随去白悬浮红细胞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发生了储存损伤。
 
出自《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过程中 ATP、2,3-DPG含量变化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作者王素玲,韩 卫,何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