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在DR病理机制中的重要性2025-02-13 08:40:21
Riccardo等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揭示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元通过外泌体与胶质细胞协调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在小鼠视网膜这一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神经元产生的miRNA可以通过细胞外囊泡传递给胶质细胞,进而特异性地调节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组miRNA(miR-183/96/182),它们在光感受器与Müller胶质细胞间的退行性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在小鼠视网膜损伤模型中‘发现外泌体可以促使Müller细胞中与细胞的再生潜能相关多能性基因表达。Gu等发现RPE在DR中也发挥作用。高糖条件下处理的ARPE-19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含有较高水平的miR-202-5p,这种miRNA能够通过靶向TGFβR2来调节TGFβ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EMT。在DR中发现外泌体可以通过激活经典补体途径来促进微血管损伤。外泌体通过携带IgG激活经典补体途径,引发补体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微血管的损伤和病变。这一过程强调了补体系统在DR病理机制中的重要性,并提示了通过抑制补体激活来治疗DR的可能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外泌体剂量的使用,Saray等通过非色素性睫状上皮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对眼内正常房水引流组织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的剂量依赖性影响进行了探究‘发现不同浓度的外泌体对房水引流组织细胞中的β-Catenin、GSK-3b蛋白表达、mRNA水平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后续使用外泌体进行实验或者治疗眼病的时候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外泌体效果的因素(剂量、浓度、来源细胞等)。
出自《外泌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董松果,宋春艳,侯小凤.
上一篇: 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中重要的内在免疫细胞
下一篇: 外泌体递药系统在DR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