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在GB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2025-02-18 09:26:50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之一,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是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发病率为3.23例/10万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位生存期仅为14.4个月。标准的手术切除外加辅助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的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预后很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BM的异质性以及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和治疗抵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微环境中不仅包括细胞外基质,还包括丰富的细胞成分,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和环境分子( 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外泌体)。为进一步提升GBM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GBM肿瘤微环境,努力探索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本文中我们围绕GBM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及特点,以及肿瘤细胞与TME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差异,GBM通常被归为3种亚型:经典型、间充质型和前神经元型。不同GBM亚型的TME组成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由于GBM与周围微环境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及在肿瘤内维持不同基因型和表型的细胞亚群的能力,使得GBM生长失调的机制还不清楚。与其他肿瘤相比,脑肿瘤的TME非常特殊,因为它包含独特的组织驻留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除此之外,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终足形成的血-脑屏障保护大脑免受外周免疫细胞的进入或攻击。
TME在肿瘤发生、复发和对治疗反应的各个阶段都产生重要影响。非肿瘤细胞在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同时,还会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改变其生理特征,促进肿瘤进展。异质性是有效治疗GBM的难题之一,肿瘤微环境在GB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了解 GBM 肿瘤微环境的组分,明确其在促进肿瘤发展中的作用,针对免疫细胞或分子靶点进行探索,有助于研发新的胶质瘤治疗手段。
出自《神经胶质母细胞瘤与其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付海韬,刘幸,刘玉清.
上一篇: iPSC具有ESC的多分化潜能
下一篇: 间充质基质细胞是ECM中的特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