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极化的巨噬细胞产生IL-62025-02-19 08:40:41
GBM通过上调抗吞噬表面蛋白CD47来逃避吞噬作用,CD47与巨噬细胞上的信号调节蛋白α受体结合抑制吞噬活性,阻断CD47-SIRPα信号轴可增强吞噬肿瘤作用。抗CD47治疗使得肿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显著增强,同时也增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但在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敲除小鼠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几乎无肿瘤细胞吞噬作用,而小胶质细胞的肿瘤细胞吞噬作用在抗CD47治疗下显著增强,这表明小胶质细胞具有相对独立于巨噬细胞的吞噬肿瘤能力。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CD58表达高于相邻非癌组织,且高表达CD58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更差。研究发现,CD58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CXCL5诱导巨噬细胞M2样极化,从而促进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加速肿瘤发展。同时,M2极化的巨噬细胞产生IL-6,通过STAT3信号通路诱导GBM细胞中PD-L1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此外,TAMs表达芳烃受体,GBM细胞分泌的犬尿氨酸可激活 TAMs 中的芳香烃受体,进而上调CCR2,驱动TAMs向肿瘤部位的浸润和促进肿瘤生长。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7是一种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的受体,对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在高级别胶质瘤中SIGLEC7表达升高显著,并且与M2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成正相关,SIGLEC7增强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从而通过M2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促进GBM侵袭。半乳糖凝集素3是一种多功能蛋白,TAMs分泌的Gal-3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入侵,阻断Gal-3可阻碍肿瘤细胞迁移。在体内模型中,Gal-3缺失使TAMs向促炎表型转变,并表现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精氨酸酶1表达减少。
出自《神经胶质母细胞瘤与其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付海韬,刘幸,刘玉清.
下一篇: Tregs本身分泌IL-10和TGF-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