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OSKM在生成iPSCs方面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证实2025-02-25 09:46:38

最近公开了移植后2年的数据,证实该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移植的细胞能够存活,并对患者的运动障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其中高剂量组更为显著。除此之外,已经开始的临床试验还包括瑞典和英国STEM-PD(8例患者)以及韩国12例患者),移植术后患者通过 PET成像已初步显示出脑内神经元存活的信号。

鉴于hESCs研究中存在的伦理争议,科学家们尝试利用卵母细胞在其减数分裂期间进行化学激活诱导成ESC,通过与基质饲养细胞共培养得到神经干细胞后可进一步分化为多巴胺前体细胞。多项临床前研究认为移植hpNSCs对PD有治疗作用且没有成瘤风险。2016年,澳大利亚开启了关于hpNSCs移植的一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包括12例患者,术后2年的随访认为效果良好。
 
2017年,我国周琪院士启动了以hpNSCs衍生的多巴胺前体细胞移植的Ⅰ期临床试验。2019年,王任直教授主持了一项人源神经干细胞经鼻黏膜途径移植治疗PD的Ⅰ期临床研究,这项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了非侵入性的给药方法,共招募了18名患者参与。经过一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该疗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随着核移植及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2006年Shinya Yamanaka和Kazutoshi Takahashi根据其他科学家发现的ESC维持全能性的关键基因进行筛选,最终确认OCT4/SOX2/Klf4/c-Myc这四个因子能够有效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多年来OSKM在生成iPSCs方面的有效性已得到了充分证实。
 
出自《帕金森病细胞替代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者:陈洁纯 黎明涛 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