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在斑秃病灶中的表达变化2025-03-28 08:54:17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主要理论包括毛囊免疫特权的丧失、干扰素-γ信号通路的激活、CD8+T细胞的活化等。斑秃的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毛囊,表现为非瘢痕性脱发,全球的发病率约为0.1%~0.2%。Wnt信号通路在胚胎阶段的毛囊形成和毛发周期的生长期诱导中起关键作用。其中,β-连环蛋白对于毛囊隆突部干细胞的增殖必不可少,且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D1和Axin2)由β-连环蛋白直接激活,对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然而在斑秃患者的毛囊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导致Wnt信号通路活性异常,破坏毛囊的正常发育和毛发的生长周期,从而引起脱发。这表明β-连环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斑秃患者的免疫异常及毛囊干细胞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LEF1作为β-连环蛋白的下游转录因子,参与Wnt靶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发现,在应用JAK抑制剂鲁索利替尼后,LEF1和β-连环蛋白的mRNA显著增加,而DKK1和TGF-β2的mRNA水平降低。这表明在斑秃患者的病灶中,LEF1的表达可能因β-连环蛋白的降低而减少,同时抑制Wnt信号通路的分子DKK1水平增加。毛囊由神经外胚层和中胚层相互作用形成,经历休止期、生长期和衰退期的循环。
Wnt信号通路在毛囊形态调节中至关重要。生长期内,HFSC的激活因子Wnt7a表达增高,休止期则下降。表皮中β-连环蛋白的缺失或DKK1抑制LRP5/6的表达会导致毛囊发育缺陷或脱发。β-连环蛋白失活会促使干细胞分化为上皮细胞而非毛囊细胞。当β-连环蛋白释放至细胞核时,启动毛囊再生,诱导生长期的开始。在此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共同作用,促进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磷酸化,从而进一步释放β-连环蛋白。这些研究表明,Wnt/β-连环蛋白调控着毛发周期的各阶段。
出自《Wnt信号通路在白癜风和斑秃中作用的异同》作者:周渊,熊御云,张语轩.
上一篇: Wnt信号通路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下一篇: Wnt信号通路在白癜风和斑秃中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