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肾脏纤维化的新视角2025-03-31 08:33:34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累积通过激活相关通路,诱发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衰老相关因子的增加,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衰老,从而引起纤维化和炎症的发生。DN高血糖状态下还会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以及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的激活,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从而促使成纤维细胞的聚集以及上皮-间充质细胞表型转化,促使TIF的发生。

TIF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TIF可促进DN进展至肾病终末期的进程。TIF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积累和上皮-间充质细胞表型转化都会引起上皮细胞的丢失,使炎症因子不断积累,从而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破坏。TIF具有不可逆性、进行性等特点。因此,预防DN中TIF的产生和进展对于抑制DN向末期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女贞子可通过减少大鼠肾组织中促纤维化因子如SMAD同源物3、TGF-β1等的表达,抑制TIF的进程,从而改善DN大鼠的肾损伤。红景天苷、羟基酪醇等也可通过抑制纤维化因子的生成,抑制纤维化的进程,从而对DN的肾脏功能发挥保护作用。
 
外泌体是由免疫细胞、干细胞、组织细胞等机体多种细胞释放的双层脂膜胞外小泡,它的双层膜结构有利于内容物的稳固,使其更好地在局部以及组织间游动。外泌体具有传递信息与物质的功能,其传递的信号以及发挥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其来源的细胞类型及其携带的DNA、RNA、脂质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借助外泌体的输送,完成信号传导和物质交换,从而在细胞中发挥促炎、促进组织修复、抑制凋亡等不同的功效。不同来源和不同内容物的外泌体在DN-TIF中发挥的作用有较大差异,未来外泌体有望成为解决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手段。
 
出自《外泌体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作者:仲昭静,郭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