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与糖尿病肾病纤维化:从肾小管到肾小球的双重作用2025-03-31 08:34:49

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激活以及TGF-β1的表达,加速DN-TIF进程。在高糖环境下,HK2源性的外泌体会刺激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使白介素-6、白介素-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的发生;而当机体处于持续性的高糖刺激下,HK2源性的外泌体会促使M2型巨噬细胞极化。M2型的巨噬细胞是促纤维化的标志类型。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极化成M2型后,分泌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等促纤维化因子的水平显著提升,证实了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这一理论,也证实了DN中HK2源性的外泌体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激活从而促进TIF的发生。

HK2源性的外泌体还能通过刺激TGF-β1的表达来促进系膜细胞的激活,从而诱导Ⅰ型胶原蛋白的增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累,最终致使DN中TIF的发生和发展。另外,DN高糖状态还会促使HK2中溶酶体膜相关蛋白1/2的表达增加,而溶酶体膜相关蛋白1/2是溶酶体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水平的升高会引起溶酶体功能紊乱,同时使HK2源性外泌体及外泌体中组织蛋白酶B含量增多,诱发HK2的死亡,导致肾小管功能的丧失和TIF的发生,进而加剧DN的进展。
 
因此,降低HK2源性外泌体水平或早期干预溶酶体膜相关蛋白1/2或可为后续逆转DN-TIF这一过程提供策略。肾小球系膜细胞源性外泌体也在促进DN的TIF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MCs是肾小球的固有细胞之一,生理状态下,GMCs和系膜基质一起维持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结构的完整性。
 
出自《外泌体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作者:仲昭静,郭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