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miRNA通过VEGF与炎症调控在AMI修复中的双重作用2025-04-08 08:50:21
综上,外泌体miRNA促进AMI后血管生成的主要作用靶点为VEGF。缺氧是最经典的VEGF上游调节因子之一,HIF转录家族在缺氧条件下通过激活多种通路实现对生理功能的调控,其中就包括VEGF、HIF-1α和HIF-2α会与VEGF基因上的一个高度保守的缺氧反应元件结合,实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以及血管的生成。AMI发生时,在梗死区的边缘部分会出现大量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浸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以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的变化为指标来确认炎症的发展情况。因此,可将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作为AMI的治疗方向之一。MSCs外泌体中的miR-25-3p直接靶向促凋亡基因FASL和PTEN,并降低二者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凋亡;miR-25-3p还可以降低EZH2的表达水平,恢复心脏保护基因eNOS和抗炎基因SOCS3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TLR4在心肌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的AMI会导致TLR4的表达上升,加剧炎症和病情。
来自BMSCs外泌体的miR-182-5p能显著降低心脏组织中TLR4的表达,促进磷酸化p65的下调,抑制了TLR4/NF-κB通路的激活,显著降低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和MCP-1的表达水平,抑制AMI的炎症反应。来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miR-146a通过抑制早期生长因子1,同样可以逆转AMI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细胞的炎症反应。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671作用于小鼠OGD模型后,促炎因子IL-6和TNF-α的释放显著降低。主要的作用机制为miR-671降低了细胞中TGFBR2的蛋白水平和Smad2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了炎症因子的分泌。
出自《应用外泌体microRNA诊治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晓童, 董杨勇, 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