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2025-05-07 08:51:40

外泌体是一组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膜结构的囊泡,可携带来自亲代细胞的各种物质,如DNA、RNA、脂类和蛋白质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低免疫原性、稳定性、易于量产、功能可控性等优点,在口腔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天然外泌体仍存在提取制备困难、靶向性低、半衰期短、功能性内容物的成分和含量不确定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工程化外泌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工程化外泌体是一类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修饰改造的外泌体,具有强靶向性、抵抗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以及可装载特定内容物等特点。工程化外泌体不仅具有天然外泌体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优于天然外泌体的特性,如高生物活性、稳定性、靶向性、载药效率高、载药浓度可控、系统高效递送等。这些特点显著提高了基于外泌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可以实现全面和多样化的治疗。因此,本文就MSC-EXO的工程化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50nm的纳米级脂质双层囊泡,通过细胞的内吞途径形成,可携带蛋白质、脂类、RNA、代谢产物、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多种生物分子,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外泌体的生成过程可大致分为:内陷、内吞、融合与分泌。早期细胞质膜内陷捕获某些细胞外成分及膜蛋白,形成早期内涵体;这些内涵体随后通过内吞作用进一步发展为成熟的晚期内涵体,晚期内涵体凹陷最终演变为细胞内具有动态亚细胞结构的多泡小体。其中部分MVB会被溶酶体降解,而另一部分则与细胞膜融合,从细胞中释放形成外泌体。释放后的外泌体可以经由旁分泌作用于特定靶细胞,产生相应的作用。外泌体在体液中相对稳定,并易于通过生物标志物技术检测。在疾病或损伤进程中,外泌体内成分会随之发生改变,使其成为各类疾病诊断、预测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工程化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作者:赵云峰,刘倩,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