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工程化MSC-EXO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挑战与转化研究2025-05-08 08:50:58

在牙周炎小鼠模型中,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牙乳头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显著促进牙周膜和牙槽骨的再生。在颞下颌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外泌体疗法展现出抗炎和促进软骨修复的双重作用。腺苷介导的AKT、ERK和AMPK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软骨再生。在口腔溃疡治疗方面,研究开发了一种工程化MSC-EXO递送系统,MSC-EXO经过脂多糖预处理,并与ZIF-8复合,制备成丝素蛋白微针贴剂。该贴剂具有卓越的抗炎和抗菌特性,同时促进溃疡愈合。

综上,MSC-EXO疗法可能成为治疗口腔炎症性疾病的主要手段。MSC-EXO介导的持续信号传递也可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重要工具,通过携带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微环境中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MSC-EXO治疗作为一种安全、可行、易管理的无细胞疗法在未来的口腔组织再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工程化外泌体弥补了天然外泌体的不足,并且可以根据人类的特定意愿以多种方式进行修饰,从而增强甚至赋予一些新的特性,但是工程化MSC-EXO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尽管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外泌体生产效率较高的来源,但是大规模生产、分离和纯化外泌体仍然是一个难题。外泌体的质量、纯度和储存条件都会影响其修饰效果。其次,外泌体存在异质性。外泌体的功能受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修饰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外泌体的工程化方式可能会改变其原有的形态和大小,工程化后的靶向外泌体在形态上呈现多样性,缺乏统一标准。而这种形态变化对外泌体功能的潜在影响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再者,外泌体的体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后,外泌体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估仍然不足。相信随着工程化外泌体的深入研究,以上问题会逐步解决,真正实现工程化外泌体的临床转化,为口腔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工程化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作者:赵云峰,刘倩,李萌